晚清名医预测百年后的“新中国”,鲁迅称胡说八道,如今一一应验
在1910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,上海名医陆士谔写下了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《新中国》。书中主人公陆云翔醉后一梦,穿越到四十年后的1951年,目睹了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新世界:黄浦江上架起大铁桥,江底铺设过江隧道,地下电车呼啸穿行,浦东与浦西并驾齐驱,万国博览会在上海
在1910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,上海名医陆士谔写下了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《新中国》。书中主人公陆云翔醉后一梦,穿越到四十年后的1951年,目睹了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新世界:黄浦江上架起大铁桥,江底铺设过江隧道,地下电车呼啸穿行,浦东与浦西并驾齐驱,万国博览会在上海
1910年深秋的上海,法租界的梧桐叶扑簌簌落进石库门的青石板缝。陆士谔蹲在自家药铺后堂,手里攥着支秃毛笔,面前摊开的毛边纸上写着“新中国”三个大字——这是他熬了七夜写成的小说,正被书局退稿。
2010年,当上海世博会的烟花在黄浦江上空绽放时,忽然想起一本百年前的小说——陆士谔的《新中国》。这位晚清的医生兼小说家,在1910年写下一个梦:未来之年,中国强盛,上海繁华,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,江上架桥,江底通隧,租界收回,司法独立……这些在当时听起来近乎痴